2006年9月6日,星期三(GSM+8 北京时间)
浙江法制报 > 第十版:写真 改变文字大小:   | 打印 | 关闭 
湖畔吹来和谐的风
走进全省“示范司法所”杭州湖滨街道司法所
本报记者 陈卓 通讯员 丁春早/文 李伟军/摄

  民政部评选出的“中国街道之星”、“全国首届和谐社区建设示范街道”——湖滨街道向来是杭州市的窗口街道,也是我省“四五”普法联系点。“零家庭暴力示范社区”、“老钱热线”,还有对各种新型复杂矛盾的依法调解、对“家门口赎罪”者的因材施教……都是湖滨街道司法所叫得响的“金字招牌”。这里除了有全省首个“青少年消防大队”,还有全省首个街道外来务工者工会。不少在湖滨打工的来外务工者,被亲切地称为“新湖滨人”,共同享受法治的阳光。
  今年1月,湖滨街道司法所又被省司法厅评为“示范司法所”。9月4日,记者走进湖滨街道司法所,寻找这些“金字招牌”闪光的原因。

  因材施教的“家门口赎罪”
  来自安徽的阿同(化名)原本经营了一家理发店。前两年因为店面纠纷,阿同一时气盛打伤了人,被判了刑,妻子也和他离了婚。后来,阿同就成了湖滨街道社区矫正人员之一。
  刚回到社区,阿同根本不知道生活该怎么继续。是湖滨街道司法所的工作人员经常找他谈话,还帮他找了一家小店面,让他可以靠自己的理发手艺吃饭。
  一次,司法所工作人员问阿同:愿不愿意给街道敬老院的老人剃头发?阿同很高兴地接下了这个活儿。从此,阿同定期到敬老院服务。凭着手艺好、特耐心,他赢得了老人们的称赞。和这些老人在一起的时候,阿同也越来越体会到了自己的价值。
  再后来,大家看到一个可喜的变化:阿同去给老人们理发的时候,前妻越来越多地出现他身边。原来,看着阿同越来越上进,前妻原先的怨气也渐渐散去,两人决定重新开始。
  自前年6月湖滨街道成为社区矫正试点单位以来,湖滨街道司法所已衔接矫正人员33人,现在教人员为20人,两年多来无一漏管脱管,无一人重新犯罪。
  大强(化名)在1989年被判无期徒刑,去年成为社区矫正人员。10多年后重回社区的大强已身无分文,还患有肝病,原来居住的地方也已经拆迁。
  社区用最快的速度给他办理了“低保”手续,但最让司法所和派出所为难的,是大强的住宿问题。于是,两家单位几次与房屋拆迁单位取得联系,说明大强的情况,请求帮助。
  虽然资料显示大强当时没有落实住房回迁,且回迁安置的面积仅有9平方米,但即使扩面到最小的房子,按最低市场价算也要4万元。这笔钱对大强来说,简直是天文数字。
  司法所和派出所又联合打报告给房屋拆迁单位,请其在政策允许下给予优惠政策。司法所还找大强的两个兄长谈心,希望他们给弟弟以帮助。几次家庭会议后,见司法所工作人员为弟弟的事如此真诚,他们终于同意承担这笔费用。
  前不久,大强拿到了房卡。房子不在湖滨街道辖区,临走时他特别动情:“我有今天全靠政府,我只有好好改造才能报答大家。”
  据了解,湖滨街道对社区矫正采取的是一套“因材施教”的办法,文化程度高但年纪大、体力差的,就来办黑板报;懂电脑的年轻人帮助打字;有一技之长的为民服务……人性化的矫正、多样化的劳动,让不少矫正人员在这里接受了难得的教育,体会了难得的真情。
 
  示范社区里的“老钱热线”
  几年前,湖滨街道青年路社区里有位退休干部自学法律,主动为大家义务解答法律问题。后来,有位钱苏飞老人从司法工作者的岗位上退了下来,开办了一个“老钱热线”,电话直通家里,几乎是24小时帮忙。
  在司法所的指导和配合下,“老钱热线”开得火热,规模也逐步扩大——社区里的12位老同志、老党员、老教师、老法律工作者,放弃休息时间组成法律救助中心志愿者队伍,在社区中主动担起法律咨询和有关法律事务,每周一、三免费为大家提供咨询。
  前不久,湖滨街道80多岁的王爷爷打电话向“老钱热线”诉苦。多年前,王爷爷和另一位老人再婚,当时他没有儿女,对方有一个儿子。现在妻子去世了,继子不愿再赡养他。继子说了,两位老人结婚时他已成年,王爷爷并没有抚养过他;继子还说,王爷爷有退休工资,而他自己家的生活条件却很不好。
  钱苏飞了解情况后发现,其实王爷爷是想找个人照顾一下自己的生活起居,可他的退休工资又付不起这笔请人的费用,便希望继子每月能拿出300元来资助一下。但另一方面,继子的家庭经济条件确实存在一定的困难,这下倒让老钱有些为难了。
  一次和王爷爷聊天时,老钱得知王爷爷已经立好了遗嘱,要把他自己那套房子一分为二,一半给侄子,另一半给继子。老钱赶紧把这个消息告诉了王爷爷的继子——虽然老人没有抚养过他,但既然老人准备将遗产的一部分留给他,他尽相应的赡养义务也是很应该的。几个回合下来,继子终于被说服,愿意每月拿出200元来赡养王爷爷。
  据了解,青年路社区还有个反家庭暴力工作网络,把反家庭暴力工作与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、社区法律维权站和律师事务所建设相结合。这里有一支110人组成的反家庭暴力联络员队伍,成员主要是党员、居民(楼道)小组长和妇女代表。
  这支队伍长年深入楼道、墙门指导,定期召开反家庭暴力联席分析例会,根据联络员收集到的信息进行研究、探讨,对重大疑难的侵权案件和妇女儿童事业发展中出现的具有苗头性、倾向性或普遍性的问题,形成集中意见,为社区决策提供参考,使许多纠纷和侵犯妇女人权的案件在萌芽状态中得到解决。
  目前,在湖滨街道司法所的指导下,青年路社区成了我省惟一的全国“零家庭暴力示范社区”。社区还建立了妇女维权接待中心、法律援助中心和妇女维权宣传教育中心,把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、反对家庭暴力的有关法律编成宣传小册子,发给社区居民,并结合“四五”普法活动,开展多种形式的维权宣传、反家庭暴力教育活动。
  两年多来,妇女法律救助中心共处理解决了妇女家庭维权矛盾纠纷、咨询80余件。

  “新湖滨人”的幸福生活
  湖滨街道辖区有不少繁华地区,很多外来务工者白天都在这里打工。于是,湖滨街道司法所的普法对象不仅有社区居民,还有这些“新湖滨人”。
  “新湖滨人”很幸福,不仅有温馨的外来务工人员培训服务基地——“红色港湾”,还有他们自己的工会。今年5月14日,湖滨地区外来务工者工会委员会正式成立,这在杭州还是首家。
  据了解,外来务工人员工会成立以后,咨询电话不断,很多工作地不在湖滨地区的外来务工人员都想加入这个工会,“希望有个娘家能为自己撑腰”。
  两个月前,“法律大讲堂”在“红色港湾”正式开课了,街道特地请来律师,专门针对外来务工者进行普法。
  可能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普法课吧,一开始大家都略显拘谨。为了打破僵局,讲课律师首先讲授了一些与劳动合同有关的法律问题:“通常用人单位会采取这么几招:用商业保险取代社会保险;在缴纳量的计算上克扣斤两;托称试用期……”这些关系外来务工者切身利益的法律问题,一下子引起了大家的兴趣,有的外来务工者还拿出笔记本,将律师的话一句句记录下来。课后,一些外来务工人员还向律师要了手机号码,说是下次遇到问题就可以直接找律师帮忙。
  其实,来听课的外来务工者并不都是因为遇到了纠纷。“我到杭州才两个多月,人生地不熟。听同事说,这儿有个专门为我们这样的人成立的工会,有什么困难问题都可以找你们解决。虽然我现在暂时还没有遇到麻烦,但我想多听听总是好的,避免以后吃亏。”安徽籍打工妹小刘说出了大家的心里话。